万众期待之下,楼市新政终于出台。3月27日,国土部联手住建部下发了长达1102字的通知,提出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等四大工作要求。作为今年两会后首个落实李克强总理“稳定住房消费”的文件,两部委此举无疑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梳理《通知》内容,具体有4条:一是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二是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三是多措并举,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是部门联动,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
要点解读
要点1:住房偏多城市要减少供地
《通知》提出,要有供、有限,合理安排住房和其用地供应规模。对住房供应明显偏多的市、县,或在建住宅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应减少住宅用地供应量直至暂停计划供应;住房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热点城市,应根据市场情况有效增加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住房的建设总量、供应结构、空间布局和开发进度统筹安排。住房供过于求的,要适当控制2015年住房开发建设规模、进度。 按照稳定市场的原则,指导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棚户区改造年度任务所需用地应保尽保。
解读:三四线城市仍存崩盘风险
从全国楼市看,市场已严重分化。一二线城市聚集了过多的资源,需求集中,而供给和存量相比需求都短缺。在目前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房价易涨难跌。而从全国房地产市场看,很多城市的库存积压已非常严重,局部三四线市场即使在救市的情况下,仍有崩盘的风险。
《通知》中要求“住房供过于求的,要适当控制2015年住房开发建设规模、进度”,这句话恰恰最难做到。住房供过于求的都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控制出让规模后财政如何运转,需要更多部门的协调。除非后续有定量的规定,否则这一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将非常“感性”。
要点2: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
《通知》提出,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以根据市场状况,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 规划条件,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用于国家支持的新兴产业、养老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项目用途的开发建设,促进其他产业投资。
《通知》要求立足市场实际,对在建商品住房项目,在不改变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必要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作出调整,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读:住宅项目转商业项目难度较大
“对未开发房地产用地可转型利用”,这一政策对市场来说有一定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一些过去盲目建设大户型的项目,可能会有改规的可能性,但整体看,难度非常大。《通知》明确针对的是“房地产供应明显偏多或在建房地产用地规模过大的市、县”,可见符合转换用途标准的房地产用地多指住房项目。在土地类别中,住宅地最贵,商业地其次,其他类型的土地基本不值钱。而对于连住宅都过剩的城市,做商业的难度更大。
要点3:商品住房可作为棚改安置房等
《通知》明确,整体购买在建房地产项目用于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或将尚未开工建设的房地产用地转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用地的,允许其适当调整规划建设条件,优化户型结构,并完善配套用地手续。
《通知》提出要多措并举,统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住房保障货币化工作力度,市、县可以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解读:房地产市场政策将继续宽松
两会过后,一系列部门与城市纷纷出台楼市调整政策,《通知》中提到的“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可以说是对两会房地产调整意向的具体落实。从有关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来看,2015年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面明显会继续宽松。
要点4:两部门将联手监督房地产市场
《通知》提出,要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市场秩序和供应实施监督力度。今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中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违反有关资质管理规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供的信息,限制或禁止其参与新出让房地产用地的竞买。对在土地市场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依据国土部门提供的信息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注销其资质证书。
《通知》要求,省级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市、县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力度,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既要防止不作为,又要防止乱作为。住房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住房用地供应年度计划要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开。
解读:“变”能否“通”关键在去行政化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在“去行政化”过程中分化格局严重,去库存化压力山大。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如何分类调控、因地制宜,不调、微调、大调,分寸如何拿捏,考验着地方政府。
土地用途“变”,套型结构“改”,都属于政策的变通。“变”能否“通”,关键在是否置身于“去行政化”进程之内,既要防止不作为,更要防止乱作为。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确保措施不落空、不跑偏。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特别是涉及相关土地出让价款变化、补缴等问题,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后市研判
新政或遇落地难题
由于前几年地方政府大规模土地供应导致商品房集中上市,当前大量三四线城市陷入库存高企的困境。
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要求地方政府压缩土地供应,也就意味着减少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城市来说,不管是出于财政压力,还是偿债压力,能否按照两部委的要求落实执行还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通知还要求各地优化住房供应套型,促进用地结构调整,并提出“允许对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户型做出调整”,“引导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
这意味着,开发商摘得的高风险地块可以申请改变产品类型,滞销项目可以申请调整户型产品,70/90政策将被废止。“不同性质的用地在拿地时的成本差距较大,以北京(楼盘)为例,开发商把高价拿到的土地转换为低价值、回报周期长的用地类型,如果没有政府补贴,也会影响政策落地。”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
住建部一位内部人士说,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政策内容,而在于政策出台后市场的反应。
楼市在下半年才会逐步回升
中央要求“稳定住房消费”的背景是今年前两个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再度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3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均出现下滑,并创下数年新低,表明经济下行风险仍需警惕。
实际上,从去年五六月份开始,地方政府已经推出了多项“救市”措施,如相继取消限购、实施契税减免、购房补贴等,但各地楼市一直萎靡不振。直至央行9?30信贷政策出台后,市场才略见起色,但仍难以改变此前积郁已久的颓势。
任志强在“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暨500强峰会”上指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已经进入调整期,尽管2014年国家出台了许多房地产激励政策,也放松了对市场的限制,但是从2月份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的相关数据仍在继续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7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3%;商品房销售额5972亿元,同比下降15.8%。
“2015年楼市还有很多不利因素,其中一个是库存继续加大,今年已经增加到6.4亿万平方米,同时贷款低速增长,只增加了0.6%,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没有把钱转移到房地产。”任志强预测,商品房价格不会短期内发生太大变化,今年下半年会在降幅逐渐收窄的情况下逐步回升,但很难回升到更高的水平。
政策预测
北京一家房地产央企高管告诉记者,中央需要对政策出台后的市场表现进行较为准确的预判,希望政策出来之后见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又不希望政策用力过猛,以免政策利好释放完之后市场更加尴尬。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支持政策,目前各部委已经初步汇总了各项具体政策的调整思路,并在出台时间上大概分了两到三个阶段,第一步主要为稳定消费阶段,第二步为调整供应的阶段。按照中央设定的市场数据目标,如果未达标,还将有第三阶段的强化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政策不会一次性都放出来,而是阶段性释放。”东部某省住建厅的一位官员也对记者印证了这一说法,“4月份与住房消费相关的具体政策还会出,主要会涉及公积金、信贷及购房资格判定。”
接近住建部的知情人士透露,营业税满五年的政策预计上半年会调整,其中三四月份的市场表现将作为主要判定依据。
同时,上述东部某省住建厅官员还表示,按照中央对房地产市场“分类指导”的政策原则,即将出台的楼市政策将给地方政府预留调节空间,以确保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口径和方向。
“预计近期还会出台相关政策,国土部与住建部的政策主要在调节供应,支持消费还需要从拉动需求入手。”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表示。
支持二套房首付比降至五成
某媒体独家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测评房贷政策,即将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在降息降准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对该政策持支持态度。
该报从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信贷处获悉,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至五成。
在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总行一位人士看来,“从整体环境来说,2015年央行降息降准让银行并不存在信贷额度和流动性紧缩问题;从银行自身来说,2015年房地产抵押目标任务提高了好几个点,下调二套房首付是银行完成任务的业务补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支持自住型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这为2015年的房地产政策定下了基调。不过,在以往的政府文件中,并没有改善性住房的清晰定义。较大面积的住宅以及第二三套住宅,都曾经被表述为改善性住房。据悉,住建部正在对改善性购房需求进行定义。届时,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将更加有针对性。 |